人文艺术专业,探索人文艺术领域的无限魅力与未来前景
你有没有想过,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文艺术专业为何依然吸引着无数年轻人的目光?2025年的申请数据告诉我们,设计、创意和表演艺术等领域正迎来一波新的热潮。你可能会好奇,这些看似“软”的专业,在硬核的数字时代里,究竟有何魅力?不妨跟随笔者的脚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索人文艺术专业的独特魅力。
人文艺术专业的全球热潮

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生对英国本科教育中的人文艺术专业申请量逆势增长。设计、创意和表演艺术等领域持续吸引着大量创意与才华兼备的学生。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人文艺术学科研究生申请量均达到70%以上,德国的研究生申请比例更是高达80.58%。这些数据表明,这些国家在人文艺术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些专业如此受欢迎?其实,人文艺术专业不仅仅是培养艺术人才,更是在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审美素养及前沿科技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在数字媒体、人工智能、虚拟和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艺术专业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转身。
人文艺术专业的实用价值

很多人认为,人文艺术专业毕业后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但实际上,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适用性。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它是一门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的设计学科。专业前身为建筑工程系设立的室内装潢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陕西省内综合类院校设计教育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与设计创作单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含数字平面方向和动态媒体方向,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审美素养及前沿科技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专业方向实力突出,先后两次顺利通过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第三方专业评估,具有较强的专业办学实力。社会影响力较强,专业软科学排名B。2025年研究生专业学位(传达与媒体)专业方向招生,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
师资力量雄厚,数字平面方向拥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实验岗位教师1人,跨专业教师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2.1%。具有社会兼职、行业经历、国内、国际交流访问学者的教师5余人。同时专业根据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外聘在同行业领域有知名度的校外兼职导师若干人。
人文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

人文艺术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延边艺术学校为例,学校成立于1957年,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全国重点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学校三年制、六年制中专设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戏剧表演、绘画等4个专业的9个专业方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艺术技能人才。
学校拥有郑律成艺术剧场、音乐厅、影视制作中心、卧龙书院以及琴房190间、文化课教室15间、舞蹈教室8间、戏剧教室6间、美术教室5间。学校现有教职工108人,专任教师80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特色发展道路,不仅培养了大量的有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而且组织和参与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为我州文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文艺术专业的国际视野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文艺术专业也日益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厦门大学与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成为众多学子心仪的选择。嘉庚学院位于厦门湾南岸的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依托厦门大学强大的教学资源,打造出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色。
学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明确规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学分不少于25%,理工类不少于35%,艺术类更高达40%,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视。与此同时,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力求为学生提供接轨市场的实践平台。
嘉庚学院还着力推进国际合作,已与25所海外高校开展多层次合作,形成多样化的“2 3”“3 1”等联合培养模式。国际班采用全英文授课环境,培养真正的双语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校倡导“快乐体育”,通过俱乐部制让学生自主选择锻炼项目,激发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人文艺术专业的未来趋势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文艺术专业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的发布,为考生提供了更加清晰和规范的指导。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和录取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确保复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证复试质量。
复试全程录音录像,复试录取工作小组负责统筹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开展,负责对复试录取工作的监督